祕技 – 沒有人教過你的應徵技巧

原文作者曾經為了應徵上 IDEO ,花了一整天在機場的行李區研究改善的方式

這篇是翻譯來的,原文在這邊: Recruiting Advice No One Tells You

上一篇文章『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推出後,在網路上引起了一些討論。在其中的一個討論中,有讀者推薦了這篇文章,說這篇文章跟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討論的東西有點像。

讀了以後,我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大大的補強我之前的論述的深度。於是我聯絡了該文的作者 David Rogier (某位史丹佛的 MBA) ,他也很樂意跟台灣的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正文開始

研究所職涯發展中心的職涯顧問超討厭學生跟她抱怨的。每個跑去找他的學生都認為他們最厲害,獨一無二,但是想應徵的公司卻一點都沒有看見。

所以當我跑去煩他說找不到新創公司工作的時候,她叫我直接去跟 Tristan 談談。他的看法完全改變了我『找工作』 的做法。

故事是這樣的

2009 年的時候,Tristan 想要加入當時最紅的新創公司 – Foursquare

於是他上了 Foursquare 官方網站上申請。

沒有回音。

Tristan 在網站上找到了 CEO 的 email ,寄了封信過去。

還是沒有回音。

Tristan 又寄了一次。

一樣沒有回音。

再寄一次。

死都不理你。

(我自己是很鐵齒的人拉,但是我應該會在第四次後就放棄了)

但 Tristan 不放棄,再寄一次。

沒有回音。

Tristan 不信邪,又寄了 3 次。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開始幫 Foursqure 工作

你猜 Tristan 會怎麼做?他直接開始幫 Foursqure 工作。

他想要做業務開發的部分,於是他直接拿起電話拉客戶,說他自己是學生,問公司們願不願意在 Foursqure 上面放廣告(不要忘記,這時候他根本還沒有進入 Foursqure 工作)。

那時候 Foursqure 還不那麼主流,很多時候他必須跟廠商解釋 Foursqure 是什麼東東。奇蹟似的,真的有那麼幾間公司答應了。

於是Tristan 第 9 次 Email 給 CEO ,跟他說自己幫 Foursqure 拉到了幾位客戶。

這次,CEO 回信了。隔天馬上見面。Tristan 進入 Foursqure 主掌業務推廣。

這怎麼可能?

就是有可能!這方法讓你鶴立雞群。不要忘記那些熱門的公司每天接到成千上萬的申請書,他哪來得及好好認識你,花時間了解你有多特別啊?

直接動手做有下列幾項好處:

  1. 你立刻變成紫牛,變得非常特別 
  2. 表現你在該公司工作的決心 
  3. 公司已經知道你在這方面的工作能力了

如果你在徵人,你會比較想要根一般的申請者談,還是跟那個已經幫你成交兩間廠商的應徵者談?

怎麼做啊?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作,要展現什麼。

參考下列的想法吧:

著重在你『看起來』很弱的部分

在申請IDEO (一間革命性的產品設計顧問公司),我有找之前在IDEO 朋友出來問一下 IDEO 會認為我最弱,打我槍的地方。

她只問我一個問題:你真的有創意嗎?能做創意相關的工作嗎?

我根本沒有作品集,我之前的工作是做供應鏈管理的。

於是我決定不上官方網站申請工作,直接來做本書。

我花了 10 個小時的時間,在 4 個機場行李轉盤之間徘徊研究,訪問了 23 個旅客,接著把我對行李轉盤的改良設計集結成冊,丟上去給IDEO。我錄取了他們的實習計劃。

直接動手做該職缺的工作

研究所畢業後,我想從事產品管理相關的工作,當時我覺得Evernote 很屌,於是我想讓他們看看我的表現。我希望能夠改善新用戶的體驗,於是我一樣面談了 23 個新用戶,整理我的想法後,寫成 10 張投影片,寄給 CEO 。

他 30 分鐘之內就回信了,直接邀請我到辦公室跟他們談。

動手做他們需要幫助(比較弱)的方面。

有個朋友想要去某間熱門的線上交友網站上班。他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該網站的最大問題是女性使用者數的不足。於是想用優化過的 Facebook 廣告來證明他的能力,希望達到花 60 塊新台幣打廣告就可以找到一名女性用戶。

他設計了超過 50 個廣告,測試了以後,把表現最好的那幾個打包寄給 CEO,你覺得這位 CEO 有沒有回信?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用怎麼辦?

這方法還是有就那麼一次不管用的時候 。我把我的工作打包後,寄給某間公司的人資主管,沒有回音。我又多做了一些寄過去,還是沒有回音。於是我打電話給 Tristan ,問他要怎麼辦。

他說:『如果你幫某間公司做了些成績出來,但是該公司卻連回應的基本禮貌都沒有。還是不要去那邊上班了八』

我認為 Tristan 大哥是對的。

要進一步的資料,去找 Keith Ferrazzi 吧,試試看他還在測試階段的課程

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

這張圖跟我們要談的沒有關係拉,這是電影:
Harold & Kumar Escape from Guantanamo Bay 的劇照

(以下的故事中,所謂的印度人與華人,都是成年以後才到美國讀書的,第二代以後的移民,我都把他們歸類成美國人)

故事是從我某個朋友 MBA 學程參加的創投投資競賽 (VCIC)說起。

有別於台灣大學的常見的行銷提案賽,比如說ATCC創投投資競賽 (VCIC) 讓學生扮演創投的角色,分組討論並衡量真實的創業企劃書,並與創業家面對面進行提案審核,Due Diligence 與投資條款的談判 (Term Negotiation)。

比賽的裁判們是當地業界的創投們,從他們的專業角度衡量各隊伍在投資案的選擇,Due Diligence,與條款談判這三個項目中的表現,給出分數,最後決定贏家。

VCIC 依序分成校內,區域與美國全國這三關,一直是美國想當創投的 MBA 們的敲門磚。

強者我朋友去年的團隊打進區域比賽,今年當然就成為了新參賽者咨詢對象的首選。

校內初選一個月以前

美國人領導的團隊來了。

約了強者我朋友整個團隊的整個晚上,預約了某個教室面談咨詢。

強者我朋友跟我說,從他們問的問題中可得知他們很早就開始組織,搜集資料,與討論。也因為他們有事先準備,整個咨詢面談進展得很快,也很深入。美國人的團隊很快就搜集到他們想要的資訊,往下一階段邁進。

因為結束的很有效率,強者我朋友的團隊就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去喝啤酒 XD ,身為酒鬼的我,怎麼可能拒絕呢?

校內初選兩週以前

印度人領導的團隊來敲門。

同樣也是經過精心準備而來,但是時程上比上一個團隊晚了兩週,已經失去先手的優勢。

校內初選前三天

華人參賽者終於出現了。

不過華人參賽者要的不是全面的面談(也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們透過簡訊與電話想要得到的,是『所有之前比賽的相關資料』與『比賽小技巧 (tips)』。

這團隊感覺上有點危機,而且為時已晚。

比賽結果

不出所料,是美國人領導的團隊贏了。另一隊印度人(非上列討論到那組)緊咬在後。

我們先不要考量其他的因素,單以積極準備的程度而言,該隊算是當之無愧。

積極度一直是在美國主流社會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在這個例子的取樣裡面,美國人 > 印度人 > 華人,那華人在大公司裡面多位居技術性職位,比較少升上管理者的職位的現象自然是可想而知。

其實這現象根傳統的華人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

  1.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 勸進,而後進
  3. 那是別人家的事
久而久之,我們處理事情的態度就變成要人『推動』,要等待指示,要等待允許,而不是自己『自動』了。
『推動』與『自動』的差異,正是能不能打進美國公司決策圈的『不積極』與『積極』的區別。

另一個簡單的報告專案

強者我朋友又跟我分享了一個分組專案報告的小故事。

當組上的成員敲定,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會假設大家會在第一次討論中,大家坐下來決定報告的走向,進行分工。我們會假設每個人都可能有當組長的機會與意願,因此會在第一次的討論中,跟所有人一起決定 Leadership 是誰,等等。在大家不熟的時候,我們會採取『共識決』。

不在其位,我們不會跳出來領導。

他們組中的老美可不這樣搞。

第一次討論之前,他就已經把報告幾個可能的走向與分工都想好,並用 Email 寄出。第一次討論讓大家直接針對他提出來的東西進行討論。

成員當然有說不的權利,但是討論之前,整個報告就已經被老美想過了,討論的走向當然會在他提出的框架下進行,除非有人強力反對,整個團隊的領導也會是這位老美先生。

一樣的,在團隊領導方面,這位老美先生很自然地掌握了先手之勝。如果這時候有某位華人朋友想當組長,第一次討論時才出手,根本沒有辦法服眾,大勢已去。

要跟美式的積極對戰,就要爛熟美式的積極才行。

美式升遷,我怎麼知道你能把事情做好?

就我認識,身居要角的朋友或是上司告訴我,他們這裡的哲學是:
『We promote whoever that can do the job well. (我們提拔可以勝任該職缺的人)』
但是重點是,到職該職缺以前,他們怎麼知道你能把該職務做好?
答案很明顯,你要讓他們感覺『你已經在做了』,之後升你只是讓他們能夠名正言順的把責任扣在你身上而已。

你對某個職位很有興趣,不要害羞,跳進去做就對了(當然你原來的工作還是要做好),要等到有 Title 才做事, Title 就絕對不會是你的。

『你已經在做了』,這就是美式的積極。

——————————————————–
後記
有讀者推薦了一篇美式積極應徵工作的文章,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閱讀這篇:祕技 – 沒有人教過你的應徵技巧

人才出走對台灣是好事

舊金山,中學生的打工:人工移動看板 XD

我想純粹從一個辯證的角度來思考台灣人才外移 (brain drain) 的狀況,對人才與對台灣競爭力的影響,請先看下列列表:

.tg-left { text-align: left; } .tg-right { text-align: right; } .tg-center { text-align: center; } .tg-bf { font-weight: bold; } .tg-it { font-style: italic; } .tg-table-plain {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spacing: 0; font-size: 100%; font: inherit; } .tg-table-plain td { border: 1px #555 solid; padding: 10px; vertical-align: top; }

不是人才的人,有沒有出走都對台灣競爭力影響不大,至於人才留在台灣,對台灣現有的競爭力也沒有影響。

值得我們討論的其實只有紅色的部分,也就是出走的人已經確定是人才這部分。

在立論之前,我們對這些出走的人才訂定一些假設:

  • 台灣很棒,大家也都想當台灣人,不想當外國人,但是因為下列其中一項原因而出走
    • 想要歷練不同文化,試試自己有幾斤兩重
    • 現階段台灣環境不好,有志難伸,海外機會更好
  • 出走的人都不是政商名流或是二代,想要從台灣捲款潛逃,恩斷義絕,舉家搬遷

留不留在台灣

既然已經確定這些出走的是人才,我們來討論一下如果這些人留在台灣對自己與對台灣的利弊如何。

對台灣來說

如果這些出走的人是為了歷練與自我提升,其實他們說什麼都會走,因此我們在這邊不需要討論。我們討論一下因為環境,機會或薪水問題出走的人才好了。

依照基本的供需原則,台灣之所以會落到人才的資質,奴才的待遇這局面,很明顯的是因為人才的供給 > 人才的需求所造成的。簡單地說,台灣這經濟體現在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的人才。

對台灣社會來說,如果要把給人才的薪資與待遇提高,只有兩個選擇:

  1. 增加人才需求,也就是經濟體大幅成長,實質經濟活動增加,不是只有單單炒房炒上去的經濟成長。
  2. 減少人才供給,也就是人才出走。
對人才來說,第一個選項除了自己創業以外,其他都不是操之在己的,因此我們可以忽略掉(大力支持創業,那是經濟體汰舊換新的唯一方式)。操之在己的就只剩下第二個選項了。
人才出走其實是可以提高台灣留下人才的價值與待遇的。

對人才來說

人才不是機器或是工具,製造出來以後就只能做一件事情,人才是會隨著學習與歷練成長茁壯的,沒有人生下來就能撐起一片天,都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歷練,才能漸漸的『成大器』。

人才出國以後,除了語言以外,必需要立刻學習適應不同的職場與文化,不同的做事標準,不同的期望,與不同的溝通方式,這些歷練都是讓人才更上一層樓的絕佳養分。若干年後,我們看到的不會只是台灣標準的人才,而是那些能夠跨文化,跨領與,與跨標準的人才 2.0。

反之,如果把這些人才硬壓在沒有資源的惡劣環境下久待,不僅扼殺了學習與歷練的機會,人才也會漸漸同化,變成一般般的奴才,甚至蠢材了。

人才,會漸漸的消逝,這對台灣與人才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不是嗎?

因此,如果周遭有人才想要出去闖闖,對台灣對個人來說都是好事,應該要大力支持才是。

回不回台灣

依照之前的假設,散出去的人才沒有認同問題,對台灣都有感情,台灣是唯一的家鄉,唯一的根。如此一來,散出去的人才其實不是費用(expense),而是資產,不管這些人最後有沒有回到台灣。

這些人回到台灣

如果最後這些人才 2.0 回到了台灣就業或是創業,對台灣經濟體的貢獻自然不在話下。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帶來很多本來不存在於台灣的新視野與新看法,帶來新的 idea 與海外資源。舉個例子吧,AppWorks 的 Jamie 與他的合伙人們不都是所謂的海歸派?推動台灣 Startup Weekend 不遺餘力的 David Kuo 也何嘗不是加拿大歸國的?

這些人不回台灣

就算這些人最後在海外待了下來,成為所謂的台僑,還是對台灣有利的。
你知道外交部,僑委會,資策會 … 等這些國內單位是怎麼集結海外資源的嗎?沒錯,正是台僑。試想你是駐歐美某國的外交官,三年一個駐地,同一個地方最多待上 6 年,這麼短的時間內,你要怎麼打進該國的主流社會?建立友誼?
大多數的情況是借重當地台僑的資源與人脈關係。

舉個實在一點的例子吧,這屆資策會帶團到舊金山 500 startup 裡面對眾多 Angel Pitch (請看上圖與下圖),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美國創投的廠子裡, 90% up 是台灣人,不然就是台灣裔美國人?
我去過舊金山當地的一個叫做 VCNetwork 的聚會,這是某個任職創投業先進所組織起來的創投社群,相信我,黑頭髮的一般而言佔 10% 左右而已。
很明顯的,資策會槓桿當地台僑的資源,完成了這場 Pitch 大會。
這些台僑就是台灣的資源,在世界各地為台灣的經濟體貢獻。

其實這些事情都發生過

人才出走這件事情其實早就已經發生過了,只是之前叫做『留學』。1950,1960 年代,台灣的基礎科學/工程精英,大學畢業後,爭先恐後的往美國歐洲跑。

張忠謀跟李遠哲起先都在美國留了下來,最後也都回到台灣。台積電仍然是矽谷這邊的首選廠商(IC相關產業的人都會跟我聊到TSMC),對台灣經濟體的貢獻是沒有人可以忽略的。

這次人才出走潮,造成的原因雖然跟上一代不一樣,但是硬把這些想出去的人留在台灣,對台灣的經濟體幫助,長期而言,不會有放他們出去來的大。

只要我開頭的假設是正確的,長期而言,對台灣絕對是好事情。

所以你如果想要出去,趁現在趕快成行吧!

[無雷] Ender’s Game (戰爭遊戲) 所啓發的思考:亂拳打死老師傅 v.s. 策略思考

昨天看了 Ender’s Game (中文譯名:戰爭遊戲) ,大力推荐還沒有看過的人去看。

Ender’s Game 是本 1985 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最近搬上大銀幕。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要看的不是特效有多好,場面有多大(雖然這兩個也都很好拉),而是所謂的『策略』。

活到現在,這兩個字你應該也聽過無數次了吧?但是老實說,直到最近,30 歲上下的我,才知道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亂拳打死老師傅 v.s. 策略思考

我之前的 business partner 總是說,我那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人。

的確,在升學的所有考試中,我一直都是那種課本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然後忽略所有練習題的人。

其實我真的不是懶,只是我有一種偏執,我認為如果我做了練習題,習慣了回答問題的感覺了以後,考試的結果不會是我的實力,而只會我有沒有看過,或是做過那些題目而已。我認為這樣是作弊。

所以我專心致力的準備了一年,聯考的結果是: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雖然讀了一年後就轉到中央資工),這是我亂拳的結果。

我的一個朋友,他原本因為物理資優保送上台大物理系,卻因為想讀醫科放棄保送,在聯考兩個月前重新開始準備聯考,但是他只有物理與數學超群,其他科都跟不上同班同學,更遑論考上醫科呢?

因為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讀完過去三年的所有課業,跟他父親做下來討論了一陣子後,他們兩個制定了一個策略:

  1. 不去學校,不要翻課本復習,因為沒有時間
  2. 去坊間買到所有的聯考模擬考題,總共約 100 份
  3. 每天一早做一份全科的模擬考題,父親立刻幫忙把成績改出來
  4. 當天剩下的時間全都花在訂正那些做錯的題目上面
  5. 不了解的地方才翻課本或是參考書
這件事情他做了兩個月,他考上陽明醫學院。
先不要考慮我跟他可能有資質上的差異,老實說,如果我們拿現在 Big Data 的方式來分析所有聯考的考題在課本上面出現的章節與比重,每科聯考會考的重點不就是那 100 – 200 個左右?而且一直重複出現?(以上不負責任推論)
他這種練習,把火力集中在每科那 100 – 200 個左右的重點,是不是比我把課本整個翻過來翻過去還要有效率很多?
再加上他集中火力在問題的回答上面,他已經習慣了那種節奏,執行的結果當然相差很大。這就是亂拳 v.s. 策略思考的結果。
我一直都在練內力,但是內力好不好,跟打不打得贏是沒有絕對的關係的。『怎麼贏與怎麼打』比內力還要重要很多,這一切都是金庸害的 XD。

Ender’s Game 整場都在講策略的運用

Ender’s Game 幾乎每一幕都在講策略的運用,當你的生命與環境出現了難題,你要怎麼去解決?

  • 當學校或是公司有人欺負你了?而且那些霸凌遠比你還要強大的時候?
  • 當大家都討厭你的時候?
  • 遊戲規則就已經規定你絕對贏不了的時候?
  • 當敵人有著 100% 的地利,而且已經部署完畢,等待你掉入陷阱,一網打盡的時候?
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你可以看到 Ender 的想法與解法,他的策略。

過去我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我可沒有這想到這些東西。

很多人會膚淺的覺得他只是個很聰明的人,會『think outside of the box』,殊不知,『think outside of the box』完全只是表徵,躺在這後面的,其實是更深層的策略運用:
  1. 你的目的什麼?
    1. 升職?哪個職位?為什麼要到那個職位上呢?
    2. 這職位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俱備哪些能力?
    3. 定義清楚你的目的,不然你怎麼樣也達不到目標。
  2. 已知與未知的環境變數是?
  3. 遊戲規則是什麼?
    1. 我不能做什麼?為什麼?除此之外我什麼都可以做。
    2. 是誰在制定遊戲規則?可以挑戰嗎?挑戰後的結果是?
  4. 你手上可以調動的資源是什麼?
  5. 怎麼做?為什麼?風險是?成功率多少?
  6. 最重要的是,你願意捨棄什麼?
    1. 資源只有一份,你一定要捨棄對目的來說不重要的東西。
    2. 捨棄的這些東西,就是你策略最小的成本。你準備好了嗎?

那些 MBA 朋友,或是學策略的人會接著講一大堆。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有運用到這樣子的思考嗎?

我知道我從來沒有,終究還是亂拳。但是我會開始會在未來的所有實行前都多放一顆腦袋,練習策略思考。

如果你還不知道我整篇在說什麼,去看戰爭遊戲電影吧。

矽谷的技術社群

Yeah! 我在這裡面噎 XD

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技術社群真的是你磨劍切磋的好地方。不管你是用哪種語言的(RubyRScalaJavaJavascriptpython … 等)

還是專精於哪一種領域的(GoogleBig DataSecurityStartup軟體工程 … 等),你都可以在這些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同好,分享並吸取經驗,
甚至找工作等等。

在來到矽谷之前,小弟我也曾經在台灣的 Coscup ,GTug,java/scala 社群中給過 Talk ,參加過社群活動,對社群活動其實不算陌生,但是搬到矽谷以後,還是被這邊技術社群的 scale 與數量給嚇到了。

只要是軟體技術,就找的到社群

矽谷技術社群可以分得很細,不僅僅只有特定程式語言的(scala或是python等),或是時下比較流行的那些 buzz words(big datamachine learning等),其實還有比較小眾的,像是專們講 Django 這個 web frameworks 的,大量資料處理軟體 Hadoop 的,資料庫 Mysql 的,或是類 Google 搜尋引擎軟體 ElasticSearch 專門的社群。

不僅如此,你也可以找到專們做軟體自動化測試視覺化資料的,DevOps 的 … 等等這些特定領域的社群,看得我眼花繚亂,也完全參加不完。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自己來找找吧

社群包晚餐:Pizza,可樂與啤酒

吃也吃不完的 pizza

大部份技術社群的聚會都在周間晚上的科技公司裡面,我們這些宅宅們下了班,沒事想要回母艦走一下,就會往社群裡面走動。為了吸引這些宅宅工程師的興趣,這些科技公司們會把 Pizza,啤酒,與可樂擺滿一大桌,任宅宅們恣意取用,再派些自家公司的員工下海跟這些宅宅互動,一者切磋交流,一者幫公司找人才。

如果你真的不想自己吃晚餐,或是不想花錢吃晚餐,週一到週五你大可每天都去不同的社群吃免費的,完全不用支付半毛錢。

當 pizza 快吃完的時候,那些贊助的公司可是一點都不手軟,加碼加到你撐死為止,訂的 pizza 也大都不會是達美樂那種速食 pizza ,是附近好吃的 pizza 專賣店熱騰騰出爐的,保證手指留香。

ps. 不是全都吃 pizza ,我就吃過墨西哥菜與 buffet,也不一定只有啤酒,紅酒白酒都有出來的時候。

年齡層分布廣

社群去多了,你會發現你看到很多資深宅宅,雖然說大部份的工程師都在 30 上下,但你在每個聚會中都會發現 50 歲上下,看到了下意識會想要膜拜的那種尤達大師類的存在。

雖然不知道他們技術厲不厲害,但是你會瞭解,只要你喜歡,工程師是可以做到老的職業。攀談過幾位以後,我發現他們有幾個共通點:

  1. 精通 3 種程式語言以上
  2. 問問題都非常犀利
  3. 有時候一個晚上會跑很多社群,因為他們對很多講題有興趣

絕對是找工作的最佳場所

社群聚會是 senior developer 出沒的地方。聚會正式開始之前跟之後,是相關技術公司最好的招募時間。想找人的那些公司會先上台跟大家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他們,告訴大家他們的技術運用,對這些公司有興趣的宅宅們就會自己找時間跟這些公司攀談,互相瞭解一下彼此。

有很多公司也會找人混在聽眾中間,一起跟社群成員聊天,遇到好的對象就會直接詢問聯絡方式,非常積極主動。

也因為你可以直接跟該公司的人員互動,公司瞭解你的速度就很快,你的履歷幾乎 100% 會到達面試階段。之後呢?看你的造化了。

如果你想進 Google , Linkedin ,Twitter ,或是 Yelp 這些炙手可熱的公司,他們都有定期贊助社群聚會,上 Meetup.com 去找找吧。

技術型/工具型公司推廣產品,聆聽市場的聰明方式

除了找工程師以外,公司們贊助社群有時候是為了要推廣產品,與從市場中取得第一手資訊。

他是 Fliptop Engineering 的頭

SAP 贊助 Power of Predictive Analytics ,與新創 Big Data 公司社群,順便大力推動自家 in-memory 資料儲存/運算平台 Hana。Solano Labs 贊助 Automated Testing San Francisco 是為了推自己做的雲端 Jenkins 系統。SauceLabs 也是為了同樣原因贊助 San Francisco Selenium Meetup Group

如果你剛好對他們的產品有興趣,直接去找他們的人聊聊真的會快很多。我自己就是因為去了 San Francisco Selenium Meetup Group 才把 Selenium 搬到 SauceLabs 去 (絕對不是因為我在聚會抽到一台 Nexus 7)。

矽谷的技術社群真的還很多樣,如天上的繁星一般多,資源也非常豐沛,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走走,應該會有很多跟台灣不一樣的體會。

最後,幫自己家鄉台南的社群推一下:MOSUT — Meet Open Source User in Tainan,我一直認為台南有非常豐沛的工程人力資源,只可惜產業還不大,希望假以時日,可以看到台南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科技之路,而且千萬不會是那種政府蓋出來卻完全沒有路用的科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