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你可以擁有一間公司,你想要鴻海還是蘋果? |
當年我還年輕,還是死大學生時,經濟學老師給我們出了個功課,他要我們根據主計處的資料,依照經濟學 GDP 的公式,算出 2001 年時台灣第一次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當年主計處是跟我們說是因為國際情勢… blab blab … )
![]() |
其實過去以來,台灣的 GDP 幾乎都是不停的往上攀升的,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
當時年紀小,真的很相信政府的話,怎知分析數據一出來,出問題的卻是 I 那項,也就是民間投資!數字不會說謊,也就是說,2001 年真正經濟衰退的原因很可能是停建核四所導致民間信心不足,不敢投資。
從那時候開始,我學到了兩件事:
- 不要相信政府(或是他人)給你的結論,魔鬼都在細節理,挖進去!
- 數學真的很重要 @@
![]() |
以近幾年來說,出口減進口(貿易出超)一直成長,表示台灣貿易近年來一直出超,如果有哪個人跟你說我們的貿易貧弱,麻煩請用力打他的頭。如果政府跟你說我們的東西賣不出去,請他們來看這張表!睜著眼睛說瞎話!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
接著來看最後一項,也就是投資,民間投資:
是因為沒有企業想投資台灣!
民間投資不振有兩個可能:
- 企業主不把盈餘投資回來,只看短期利益,把錢全都放到口袋理收著。
- 企業主選擇投資國外,銀根一根根向外抽,如果是投資國外的話,你覺得台灣企業投資哪國最多?不正是我們簽服貿的對象嗎?
戒急用忍政策以後,整個台灣中小企業真的只想用『更便宜』的工人與設備,把成本降低搶單,根本沒有人想要投資產業升級,搬到中國與東南亞去,反正我便宜就有人買,根本不用研發創新,根本不需要產業升級,肥我個人就好 @@
最可怕的是,我們的主管機關連上列最簡單的經濟學都不懂,竟然還聽信這群廠商遊說的鳥話,相信開放可以帶來最好的明天?讓這些台商把銀根一支支抽出台灣,幫別人的經濟體辦事,然後再回來跟人民說:我們還不夠開放,所以我們的經濟不好!
就算我們未來真的進了區域性的國際經濟組織,你覺的那 3% 或是 5% 的稅務減免,會進到誰麼口袋?會投資回台灣這塊經濟體嗎?
留在台灣的資金呢?通通都跑到房地產上面去了,真是有出息!
你這樣,我要怎麼相信你你會幫我們看好門啊?!
我不是個支持服貿的人!尤其對那些認為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就可以振興經濟這種人很不以為然。因為我始終認為台灣的產業升級與產業策略才是解決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的根本方案,『我們比較便宜』創造的價值絕對不會有『我們創造出獨特價值』還要多,還要久,還要徹底。試問夠簽合約,讓產品再便宜 3% 所產生的效益能有多久?
講句芭樂的話,蘋果的東西從來就不便宜,但是他毛利率比鴻海多的 10 倍不只,全世界欣賞與消費他們的價值,所創造出整個企業的規模,比鴻海大太多太多了。鴻海可以取代,但是沒有人可以取代蘋果。
蘋果方式的經濟體,才是已開發國家的生存之道。
國際組織或是區域經濟要加入,但是那絕對不是可以賭上整個國家經濟政策的方式,用這種開外掛,飲鴆止渴的方式,只會讓大家覺得很想邀功,很沒誠意。更別說那種身為總統回應學生的方式與態度,真的是覺得很失望(嘆)。
若服貿過了,的確是可以補強一些民間投資的部份。台灣經濟體整體而言的資金『有可能』會比較充裕,但是我們要小心,因為那裡面牽扯了更深的政治問題,總體而言我還是不贊成的。
ps. 出口與進口各自的成長線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非常歡迎你填入您的 Email 信箱,訂閱 Winston Chen。
#mc_embed_signup{background:#fff; clear:left; font:14px Helvetica,Arial,sans-serif; } /* Add your own MailChimp form style overrides in your site stylesheet or in this style block. We recommend moving this block and the preceding CSS link to the HEAD of your HTML file. */
也非常歡迎你來信跟我討論,謝謝。